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完成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1)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2)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掬(3)顶毛,口齕(4)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②啻:仅仅,只有 ③掬:这里是“抓”的意思。
④齕:咬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驴不胜怒,蹄之 (2)益习其声
(3)猫蹲良久 (4)蹲地上少休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则至则无可用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
B.然然往来视之然后知猫之避 |
C.者觉无异能者以为是无能为者 |
D.其断其喉非怯也,待其惰也 |
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甲乙两文刻画虎、猫这两个形象时,相同点是都主要采用了 描写方法,不同点是甲文还描写了虎的 ,乙文则没有。
乙文猫鼠大战中,猫采用了 的战术,战胜了凶猛的鼠。
乐人雷海清
天宝① 十五年,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长安。禄山②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嘘唏,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以胁之,言有泪者当斩,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清者,怒而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清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者莫不伤痛。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乱定,玄宗优恤,诰封“天下梨园大总管”。(《明皇杂录》)
【注释】①天宝:唐玄宗年号。②禄山:即安禄山,在公元755——763年发动了“安史之乱”。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___________ ②大陈御库珍宝___________
③支解以示众___________④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___________下列各项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以兵仗严卫送于长安”相同的一项()
A.徐喷以烟 | B.策之不以其道 | C.无从致书以观 | D.以其境过清 |
翻译下列句子。
(1)群逆皆露刃以胁之,言有泪者当斩。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乐工雷海清者,怒而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书戴嵩画牛》,完成后面小题(共14分)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①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搐(chù):缩入,夹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 好书画 ()② 所宝以百数 ()
③尾搐入两股间 ( )④ 处士笑而然之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所宝以百数
A.以天下事为己任 | B.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以实奇 | D.遂以名楼 |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处士笑而然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说说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三)吕元庸
丁用晦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
⑵因私易一子以自胜()
⑶吕请棋处士他适()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文中“易子”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行道之人弗受()
⑵妻妾之奉()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箪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
B.万钟于我何加焉。既加冠。 |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吾妻之美我者。 |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乡人曰其真不知马也 |
B.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C.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大王加 惠,以大易小,甚善 |
D.公问其故马无故亡而入胡 |
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请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这个物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