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某灾害发生示意图,回答问题。

当图示灾害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感到上下颠簸
B.人们感到左右摇晃
C.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人们先感到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当图示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①若身处平房,可迅速跑到室外
②若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加速离开危险区域
③若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  
④若身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图示灾害发生后,诱发的次生灾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崩塌、滑坡、泥石流 B.疫病、火灾
C.水灾、海啸 D.火山、风暴潮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垂直于泥石流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D.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低洼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这种行为有违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32—33题。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人均物质消费量 C.资源总量 D.人均精神消费量

下列有利于提高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是

A.提高生活水平 B.鼓励生育
C.鼓励向国外移民 D.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34-35题。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左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30—31题。

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据此回答28~29题。
该模式中,法国所据位置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政策

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 B.生产成本低 C.区域专业化生产 D.劳动力素质高

2009年2月19日全国春运结束。春运40天期间,全国共发送旅客逾23亿人次,铁路、道路、水路、航空运输均创造旅客发送量新纪录。根据材料完成26-27题。
春运期间的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旅客最多的是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路

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B.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C.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D.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