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 |
|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为浅红色 |
|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 |
| ④镁带与2mol/L盐酸反应 |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气体 |
| ⑤铝条与2mol/L盐酸反应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
|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1) 实验目的: 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 实验用品:
仪器: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 试管夹 ⑤ 镊子 ⑥ 小刀 ⑦ 玻璃片⑧ 砂纸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 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用A-F表示)
(4) 实验结论:
金属性: 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 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
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可供
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和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组装完毕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
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常温下,碳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1=4.2×10-7,Ka2=5.6×10-11;次氯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 =
4.7×10-8。写出向“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上图为常用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
意图。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
2CO2+4H2O。该装置放电时(填“a”或“b”)为电池的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3)CO具有还原性,某化学研究小组为证明CO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C + H2O
CO+H2 CO + H2O
CO2 +
H2 C + CO2
2CO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必须用装置C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的理由是;
②根据该实验中的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
③若要根据装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准确确认CO具有还原性,则应在上图装置与之间(填字母标号)连接下图中的装置(选填序号)。
(10 分)
硫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将适量稀硝酸分多次加人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烧瓶内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B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
把
作催化剂加人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并通人空气或氧气,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加人物质甲调节
,产生
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滤渣作
催化剂循环使用。
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
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 物质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 Fe(OH)3 |
1.9 |
3. 2 |
| Cu(OH)2 |
4. 7 |
6. 7 |
| Fe(OH)2 |
6. 3 |
9. 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甲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②该方案中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 。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曾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将m1 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II.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处理。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的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上述装置中,甲瓶内所盛试剂是溶液。
(2)向乙瓶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I中除了可以用H2O2溶液作为氧化剂,还可以加入(填序号)。
①氯水②浓H2SO4③HNO3④Fe2(SO4)3
(3)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III的步骤②中,若选用铁粉作还原剂,你认为合理吗?并说明理由。(如合理,则此空不填)(填“合理“或”不合理“)、(如合理,则此空不填)。
(5)若要测定铁元素的含量,则步骤III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有。
现用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 g·cm-3浓H2SO4来配制450 mL、0.2 mol·L-1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⑥容量瓶⑦托盘天平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填代号)。
⑵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
现有① 5 mL ②10 mL ③20 mL ④50 mL三种规格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填代号)。
⑶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填代号),
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填代号)。
①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洗涤溶解用的烧杯与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标线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