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每小题3分)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下列加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微时兄事陵微:卑微 |
B.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居:占领 |
C.罢朝,陵让平、勃让:责备 |
D.乃阳迁陵为帝太傅阳:通“佯”,假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愿为老妾语陵②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B.①及汉王之还击项籍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C.①遂伏剑而死②惑而不从师 |
D.①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
B.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
C.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
D.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2)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3)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写出下列句子中“为”与“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孔子鄙其小器 2.鄙陋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4.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5.而江浙之梅皆病矣 6.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7.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8.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9.序八州而朝同列 10.朝服衣冠,窥镜
写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7.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沛公安在 4.既来之,则安之
5.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6.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7.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0.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写出下列加点的“乎”字和“且”的意义和用法
1.又何羡乎?
2.其皆出于此乎?
3.知不可乎骤得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7.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8.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六一居士传》
9.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苏武传》
10.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