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市售“管道通”能使堵塞的管道畅通。小华通过实验对“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等,可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并放出大量热。例如,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 +2H2O====2NaAlO2 +3H2↑ 。
【猜想与验证】小华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② 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③ 向操作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猜想Ⅰ: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猜想Ⅱ: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按照下图安装两套装置

 
②向两套装置的试管1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      
都产生无色气体,试管1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收集一试管气体,验纯(两套装置操作相同)
验纯时的操作和现象: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两套装置操作相同)
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交流与反思】(1)老师告诉小华,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因此,要确认猜想Ⅰ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2)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末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后立即堵上管道口,管道内迅速发生反应。请写出一个使用“管道通”时的注意事项: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准备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小组想用B装置来制取CO2,所用药品名称为
收集 CO2前,如果用F装置中的某种溶液干燥CO2,则该溶液是;CO2应从F装置的端通入。
(4)该小组在制取CO2的时侯,发现二氧化碳收集好后,反应仍在发生,所以,他们想设计一个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你觉得右边Ⅰ、Ⅱ、Ⅲ装置中能实现上述意图的是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B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7)丙同学的实验中若已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应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金属钛(Ti)是21世纪最重要的金属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铝、铜、钛的金属活动顺序,做了如下实验:①先用砂布将金属表面擦光亮。②将大小、厚薄相同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到盛有相同体积的同种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金属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放出气泡缓慢
放出气泡快
无现象

(1)依据上表现象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为:,把金属钛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填“能”或“不能”);
(2)根据三种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回答:①建筑常用铝合金做门窗,原因是(答2点);
②把钛或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性。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 ___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震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中性或

【分析与思考】
⑴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钙,若观察到固体消耗并有气泡,则所取溶液呈酸性,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__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⑵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直到为止。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