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汉书》裁:“张骞始开西域之迹。”以后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二 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材料三 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开始军事行动,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1)为什么说“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是“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2)松赞干布迎娶的大唐公主是谁?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3)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历史结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
(3)“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4)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看下边三副图,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

仔细看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你知道他是谁吗?
(2)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推行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结合图3说明汉武帝为强化这一政策还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谁说的话?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
(3)以上材料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让我们沿着科技的发展轨迹,结合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知识再现】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把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结合后在动力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2)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或大规模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各举一例)
【能力提升】
(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历史感悟】
(4)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但人类在20世纪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本题9分)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及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名称是什么?为确立这一“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上列强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次国际会议确立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是哪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
材料三:20世纪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结构)、世界经济方面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

(4)以史为鉴,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使自己真正成为世界一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