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滨爱吃豆芽。"毒豆芽"事件发生后,他决定自己用黄豆发豆芽。以下是滨滨尝试发豆芽的探究,请分析回答:
(1)、黄豆芽选材的探究。
实验方法和过程略,实验结果如下:
①虫噬空缺种子多数不萌发;②陈年霉变种子多数不萌发;③当年饱满种子萌发良好。
比较①和③、②和③,可以说明种子的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的胚。
(2)发豆芽的技术的探究。
实验前将选好的黄豆浸泡一天,取出分成三等份,处理如下并观察:
①B和C容器内黄豆发热说明种子萌发萌发时进行旺盛作用,该作用的意义是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
②实验表明,发豆芽的技术要求是:水不能浸没种子,且高温时需淋水降温.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和充足的空气 .实验表明,发豆芽的技术要求是:水不能浸没种子,且高温时需淋水降温。这是因为种子的②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适宜的和充足的。
(3)、夏天,豆芽易变"老"、腐烂。你想到的保鲜的的方法是。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实验,请你帮他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控制条件 |
检验方法 |
1号 |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
37℃水浴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2号 |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
37℃水浴10分钟 |
加两滴碘液 |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试管和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2号试管。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试管中,2号试管中。
(4)本实验用37℃水浴,是因为。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A.死了 | B.没有带芽眼 | C.块太小 | D.没有根 |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
种在甲花盆内,将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
。
④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现有小蝌蚪20条、培养器具2个,水草、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添加剂、河水若干,下面是小刚同学设计的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请回答:
(1)针对该实验你提出的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步骤:①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河水和水草以及长势相似的蝌蚪;②每天给甲喂正常饲料,给乙喂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③并做好观察记录。
(4)实验中的变量是:
(5)实验现象:
(6)实验结论:
某同学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取两个大烧杯,编号为A、B,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和自来水;
Ⅱ:将4条蝌蚪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A、B烧杯中;
Ⅲ: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A烧杯中的蝌蚪、用等量的普通饲料饲喂B烧杯中的蝌蚪;
Ⅳ:将两个烧杯置于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1)本实验有两处明显不足,请改正:①,
②。
(2)预测实验结果是:内的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
(3)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4)一些内陆高原地区的小溪流里,出现了大型蝌蚪,而未能发育成青蛙,那么,你推测本地区的幼儿容易患症。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处理方法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2ml唾液 |
2ml唾液 |
甲 |
2ml唾液 |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
温度 |
37℃ |
37℃ |
37℃ |
100℃ |
(1)1号在整个探究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2)表格中“甲”处应加。
(3)一段时间后,向四只试管内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震荡观察,预测号试管未变蓝,说明。
(4)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号试管研究。如果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的影响,应选用号试管研究。
(5)实验中的37℃适于唾液中酶活性的发挥,将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受到胰岛分泌的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