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勐腊县民族中学)某事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微生物濨生的条件”
将三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标以A、B、C,并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 培养皿 |
A |
B |
C |
| 实验步骤 |
① |
各滴加10毫升的蒸馏水 |
|
| ② |
取某品牌一小包装内的饼干,分别放入培养皿中 |
不放饼干 |
|
| ③ |
灭菌后,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分钟 |
||
| ④ |
置于室温中 |
放入冰箱中 |
置于室温中 |
| ⑤ |
两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 |
||
| 观察结果 |
有很多微生物 |
有少量微生物 |
观察不到微生物 |
(1)若A与C是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
(2)接种微生物是在实验步骤 (填序号)中完成的。
(3)实验步骤中有两处不足,请加以改正:
第一处: 。
第二处: 。
(4)改正后,本小组的实验结论是 。
(5)比较A与B装置的观察结果,说明了低温 。
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 分组 |
实验材料及处理 |
水温 |
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 |
| 1号 |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 |
25℃ |
97(每条金鱼测3次) |
| 2号 |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 |
35℃ |
97.5(每条金鱼测3次) |
| 3号 |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 |
15℃ |
35(每条金鱼测3次) |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张合的次数来测定。
(2)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在同一条件下测试金鱼的呼吸次数。
(3)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理由是。
(4)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填增加或减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的环境因素,均认为条件适宜)
| 学生名称 |
装置标号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
种子数 |
发芽率 |
| 甲 |
A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6 |
| B |
4 |
潮湿 |
有光 |
100 |
0 |
|
| 乙 |
C |
25 |
干燥 |
无光 |
100 |
0 |
| D |
25 |
潮湿 |
无光 |
100 |
98 |
|
| 丙 |
E |
25 |
潮湿 |
有光 |
5 |
100 |
| F |
25 |
潮湿 |
无光 |
5 |
100 |
(1)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5)一般来说,种子吸水萌发时自身有机物的总重会逐渐减少,是因为。
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控制在4.0以下。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取两只相同的培养皿标号为A、B,分别在两培养皿底部垫上两层吸水纸,加入等量的水使纸湿润,分别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相同的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②每天在A装置上淋几次“模拟酸雨”;在B装置上淋等量清水。③每天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记录发芽数。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是一组____________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
(4)如果A、B 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两组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的实验结果是A组有7粒萌发,B组有3粒萌发,该同学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严谨吗?_______。如果不严谨,你认为可怎样做使之更加严谨?____
实验设计与探究:
(1)在下表1~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在此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表格中的内容:
| 瓶号 |
加入清水 |
加入唾液 |
是否搅拌 |
处理温度 |
冷却后加碘 |
| 1.馒头碎屑 |
0 |
2毫升 |
是 |
37℃ |
2滴 |
| 2.馒头块 |
① |
② |
⑤ |
37℃ |
2滴 |
| 3.馒头碎屑 |
③ |
④ |
是 |
⑥ |
2滴 |
(2)实验装置放在37℃温水中处理的理由;放置时间为分钟最合适。
(3)不变蓝的是号试管,原因是。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请你回答问题:
(1)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本实验探究了______和_____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两个环境条件.
(2)实验A和B对照,变量是______.
(3)根据实验A和实验__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4)实验设计中,实验A和实验_____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5)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胚是不完整的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