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及(到了……的时候)魏武帝南征 | B.躬(亲自)耕于野 |
C.乃三顾(回头看)亮于草庐之中 | D.乃建奇策(计策)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躬耕于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B.乃建奇策 羽、飞乃止 |
C.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以光先帝遗德 |
D.甚敬重之 先主器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请根据选文,写出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赵高①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②。持鹿献于二世③,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注】①赵高:秦太监,后篡权为二世丞相。②设验:拿一件事做实验。③二世:秦二世。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高欲为乱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B.持鹿献于二世所欲有甚于生者 |
C.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以为死 |
D.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扶苏以数谏故 |
赵高专横跋扈、指鹿为马,大臣们众生百态,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大臣们的反应(填写选文原句) |
大臣们的特点 |
胆怯、逃避矛盾,助纣为虐 |
|
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
|
或言鹿者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惟吾德馨()②无案牍之劳形()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无丝竹之乱耳 翻译下列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用意何在?(2分)
文言文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 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鸣声上下(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前后类如此(4)是时朝廷虽尝禁止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汝 记 吾 言 三 十 年 后 世 上 人 更 不 道 著 我也!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阅读【甲】【乙】两文,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甲文的几个“乐”在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
B.【乙】文欧阳修因看到别人诗文成就高而感到高兴,表现出他关心后辈人才,心胸开阔的品格。 |
C.【甲】文章运用层层烘托的方法,显得含蓄委婉,文章结构严谨,处处注意前呼后应,无懈可击。【乙】文在写法上采用侧面反衬的手法。 |
D.【甲】文和【乙】文都可以看出欧阳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戴胄犯颜执法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眹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忿()狱()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文言文阅读。
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②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③ 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④百官,志在激浊扬清⑤,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 ②乘间:乘着空闲。③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④进退:任免。⑤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尝为江南转运使为:(2)念汝事我久念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奴震骇,泣拜而去。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