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 "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 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 ,急入收保 ,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 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 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军细柳

上自劳军

B.居无何

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

(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5)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未复有能其奇者(2)猛浪若
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甲文抓住哪一个字来描绘景物?乙文总写景物特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甲文和乙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阅读甲乙两则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而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之者谁() ②醉翁之不在酒() ③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侍臣曰() ⑤因而抄录()
选出“以”的用法意义和“太夫人以荻画地”相同的一项 ()

A.徒以有先生也。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C.修以风节自持 D.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句子。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下面是根据《岳阳楼记》拟出的上联,请你联系甲乙两文拟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范仲淹心怀天下
下联:
根据甲乙两文,从欧阳修的为学、为人、为官角度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阅读文言文。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④今贼适疲于西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今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下面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出师北伐的三个理由。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共写出三个即可)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14分)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请广于君:②秦王怫然怒:
③故不意也:④寡人矣: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嗟夫,予求古仁人之心
B.士必怒为佣耕,何富贵也
C.要离刺庆忌也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
D.亦免冠以有先生也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揣摩“与臣而将四矣”这句话,说说其“潜台词”的含义:
从中表现了唐雎的精神。(4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①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②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③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④,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⑤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⑥。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⑦!涉之为王沈沈⑧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⑨,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⑩,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11,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12,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凡:总共。②故人:旧相识,老朋友。③扣:敲。④辩数:反复解说。⑤遮道:拦路。⑥这句的意思是,陈胜和他同乘一辆车回去。⑦夥颐: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⑧ 沈沈: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⑨夥涉为王:这是当时流传的口头语,意思是一朝得志就变得十分阔气。⑩发舒:放肆,随便。 11颛:通“专”。妄言:胡说。12引去:自动离开。引,退。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苟富贵苟:___________(2)将军身被坚执锐被:_____________
(3)陈胜王凡六月王:___________(4)之陈之:_____________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辍耕垄上涉为王沈沈者
B.陈涉立为王自辩数,
C.扶苏以数谏言陈王
D.遮道呼涉夺杀尉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联系【甲】文,再读【乙】文,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