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 。
(3)烧杯中溶液所起的作用是 ,烧杯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匀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分钟,小烧杯中盛2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__________mL。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若有6 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示SO2有较强的还原性。
X、Y、Z、W四种常见化合物,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⑴W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①将4.48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W通入100 mL3 mol/L的Y的水溶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X、Z和H2O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测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0.5 mol/L。若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的质量为g。
⑷Ⅰ和Ⅱ中为X所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化合物,并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Ⅴ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助燃性气体。
①装置Ⅱ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②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Ⅴ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所需仪器装置是(从上图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有的玻璃仪器有,,;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配制50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_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碳酸钠晶体是______ g (1 g 以下用游码)。
(3)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药匙、__________、烧杯、__________、玻璃棒。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___
B、忘记将洗涤液加入容量瓶_________
(5)若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如何处理?请你用简要的文字写出处理方法____
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盛装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式滴定管。
(2)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很少量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的发生突变。
(3)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70 |
2 |
20.00 |
6.00 |
26.00 |
3 |
20.00 |
1.40 |
21.20 |
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4)若只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