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已知:CO(g)+H2O(g)
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
400 |
500 |
830 |
1000 |
平衡常数K |
10 |
9 |
1 |
0.6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上述正向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吸热)。
(3)某温度下上述反应平衡时,恒容、升高温度,原化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830℃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 (选填A、B、C、D)。
|
A |
B |
C |
D |
n(CO2) |
3 |
1 |
0 |
1 |
n(H2) |
2 |
1 |
0 |
1 |
n(CO) |
1 |
2 |
3 |
0.5 |
n(H2O) |
5 |
2 |
3 |
2 |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 、 ;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
(2)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g。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等。
(2)计算、称量: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3)溶解、冷却。
(4)转移、洗涤。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5)定容、摇匀。定容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 。
(7)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下列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偏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容量瓶洗净后未烘干; |
B.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D.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E.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分析城市空气样本,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SO2、NOx等,其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1)某同学为检测样本中所含成份,将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设计实验及实验现象如下:
① 该实验能确认存在的阳离子是 。
② 该实验检测出样本中有NO3-,根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③ 根据该实验能否确定样本中含有SO32-, (填“能”或“否”) ,若要确定SO32-,所需的实验药品可以是 。
(2)燃煤厂为减少SO2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 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______。
a.浓NH3∙H2O b.NaHCO3 c.FeCl3 d.NaHSO3
② 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①生成1molCO(g)的反应热△H= -110.5KJ/mol反应②生成1molH2O(g)的反应热△H= -241.6KJ/mol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 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可将CO和NO转化成无毒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为将CO和NO转化为无毒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①电极a是________极;
②甲的化学式是 ;
③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高纯度的氢氧化镁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力等领域。镁硅酸盐矿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1:溶液Ⅰ中除MgSO4外,还含有少量Fe3+、Al3+、Fe2+等离子
2:几种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Fe3+ |
Al3+ |
Fe2+ |
Mg2+ |
|
开始沉淀时 |
1.5 |
3.3 |
6.5 |
9.4 |
沉淀完全时 |
3.7 |
5.2 |
9.7 |
12.4 |
(1)向溶液Ⅰ中加入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向溶液Ⅰ中加入的两种试剂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Mg2+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
① t1前Mg2+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t1后Mg2+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② 向溶液Ⅱ中加入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有关FeSO4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
已知:①X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将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退色;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Y是红棕色的化合物。
(1)气体X的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属于(填序号)________。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e.氧化还原反应
(3)溶液2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经反应 Ⅰ 得到16 g固体Y,产生的气体X恰好被0.4 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Ⅳ中生成FeSO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