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H2 (g) + CO2 (g) H2O(g) + CO(g) (ΔH>0)的平衡常数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原料的起始浓度如下表:
起始浓度(mol/L) |
甲 |
乙 |
丙 |
丁 |
c(H2) |
0.01 |
0.02 |
0.02 |
0.005 |
c(CO2) |
0.01 |
0.01 |
0.02 |
0.005 |
c(H2O) |
0 |
0 |
0 |
0.005 |
c(CO) |
0 |
0 |
0 |
0.005 |
下列判断有错的是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60%
B.平衡时,四容器中甲的值最小
C.起始时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反应开始时,丙中反应速率最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Fe(SO4)2溶液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 c[(NH4)2Fe(SO4)2] < c[(NH4)2SO4] < c(NH4Cl) |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有AgI沉淀生成,说明AgCl的溶解度小于AgI的溶解度 |
C.0.2 mol/L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
D.0.2 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H2CO3)=c(CO32-)+c(OH-)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氯气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
C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
B.苯酚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C6H5O-+CO2+H2O=2C6H5OH十CO32- |
C.将少量SO2气体通入足量的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32-+2HClO |
D.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屑:3Fe+8H++2NO3-=3Fe3++2NO↑+4H2O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HClO完全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 |
B.a L O2和N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a/22.4 ×6.02×1023 |
C.100 mL 0.1 mol/L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为0.02×6.02×1023 |
D.常温下,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5×6.02×1023 |
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咖啡鞣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 |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
C.1 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 | |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