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或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是否与支柱的形状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
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
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
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克),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
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
③三位同学再分别用圆柱和三棱柱重复实验步骤②,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
(1)此实验中甲同学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2)最能精确反映支柱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是________同学所做的实验。
(3)根据下表丙同学测得的数据,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库区蓄水期间,文物工作者在库区的文物挖掘和搬迁工作中,一位工作者发现了一古代的小酒杯,空酒杯开口向上可以漂浮在水面。为了鉴别这个酒杯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工作者们欲测其密度。现手边可以被选用的器材只有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杯(可当作量筒用,内径大于酒杯的口径)。亲爱的读者,你能帮他们完成这项任务吗?
实验步骤:
密度表达式: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
(3)按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
(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16.8


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
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
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及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1)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把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_端(选填“A”或“B”)。
(3)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Rx≈_______Ω。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1.0
2.0
2.5
电流(A)
0.1
0.2
0.24

小明冬天取暖时发现:电暖器的电热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热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1)请你根据小明发现的现象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小明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电路,A、B烧瓶中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金属丝电阻分别为RA、RB,RA<RB。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些。此现象说明: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