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如图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摘自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讲话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是以什么方式实现解放的? 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国家在西藏实行了怎样的民族管理制度?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实行了怎样的一个重大国策?请举出这个重大国策成功实践的两个例子。
⑶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四:
(1)材料一中“三年以来”是指什么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大事?
(3)材料三中这位老人指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这个“圈”指什么?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五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我们泰州属于这一过程中的哪一步?
德国是欧洲的后起之星,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部分领土和全部殖民地,承担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km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人。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宣告结束。请回答:
(1)一战后是一个怎样的国际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德国处在什么地位?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场。 对于德国的历史,除了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外,你还有哪些了解,请说出两件史实。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二 对于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缔造者秦始皇,史学家的评价是不同的。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而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却认为: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50字以内。)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20世纪上半期,曾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请结合两次世界大战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3)两次世界大战在结果和影响上有何共性?
(4)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仍然在继续,以史为鉴,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和平的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