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以乙烯为标准)。
烯类化合物 |
相对速率 |
(CH3)2C=CHCH3 |
10.4 |
CH3CH=CH2 |
2.03 |
CH2=CH2 |
1.00 |
CH2=CHBr |
0.04 |
下列化合物与溴加成时,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表中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H3)2C=C(CH3)2 B.CH3CH=CHCH2CH3 C.CH2="CH" CH3 D.CH2=CHBr
(2)0.5mol某炔烃最多能与1mol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氯代烃,生成的氯代烃最多能与3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C、Cl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则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3)某芳香烃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①A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 个;
②芳香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加聚高分子,该高分子结构中的链节为 ;
③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写出形成该化合物的有机反应方程式 ;
④已知。请写出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
实验室配制48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g。
(2)配制NaOH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3)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则所配制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②放在滤纸上称量NaOH固体。
(4)请你帮助把试剂瓶(盛放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上标签的内容填上去(标签如下图
由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4+、Mg2+、CO32-、Ba2+、SO4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各取三份100 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1 |
加入AgN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 |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
收集到气体1.12 L (标准状况下) |
3 |
加足量BaCl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 g, 第二次称量读数为2.33 g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3)试确定K+是否存在(填“存在” 或“不存在”),判断的理由是
。
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含有什么杂质?
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可能还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是否会有(填化学式,下同);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目的是检验是否会有。实验证明这包粗盐含有的杂质是CaCl2。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⑤溶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1)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填名称),它在步骤②和⑤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是,在步骤⑤中的目的是。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写化学式);步骤⑤中进行的“某一操作”是,目的是。
(3)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A还是固体B,(填A或B),你不选择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并收集2瓶干燥、纯净的氯气。为防止换集气瓶时生成的氯气污染空气,设计了如下装置:
(1)写出装置Ⅰ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2)装置Ⅱ中盛放的药品是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装置Ⅲ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应盛放。
(3)实验开始后,先a b(填“关闭”或“打开”,下同);当集满一瓶氯气时,为减少换集气瓶时氯气的外逸,再a b,换好集气瓶后,继续收集氯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C.水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1、重氢形成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2、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变质
3、电解饱和食盐水
4、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5、适量的氯气与碘化钠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