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①紧临煤、铁资源分布 ②沿河流建设
③沿铁路线分布 ④紧临农业区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在P地布局钢铁厂的优势条件主要为
①距离煤铁资源较近,减少运费 ②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③靠近城区,市场需求量大 ④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⑤位于郊区,对城区产生的污染小
| A.①②⑤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读下图,回答16—18题
图中甲地以“三江平行并流170余千米而不交汇”被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亚欧板块、太平洋洋板块碰撞挤压
②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③流水侵蚀作用
④冰川侵蚀作用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湄公河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资源优势有
①水资源②水能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土地资源⑤石油资源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④ |
与同属于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交通便利 |
| B.区域内资源丰富,油气、生物等海洋资源丰富,森林、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
| C.面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国际协作条件好 |
| D.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 |
根据下列三幅图,回答14-15题。
有关甲、乙、丙三地综合治理的措施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地主要治理土地盐碱化和荒坡荒地的开发 |
| B.乙地以酸雨的治理和石漠化的防治为主 |
| C.丙地以湿地的保护和赤潮的防治为主 |
| D.三地面临同样的问题是能源和资源紧张问题 |
有关三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业发展条件优于乙地 | B.乙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丙地 |
| C.丙地立体农业发展条件最为优越 | D.三地都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10-11题。据考证: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

据此可推知该城的地域形态是
| A.集中式 | B.组团式 | C.分散式或块状 | D.条带式或放射状 |
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一河流,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据此回答8-9题。
图中P地的地形是
| A.凹地 | B.凸地 |
| C.鞍部 | D.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 |
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2、3、5 | B.1、4、6 |
| C.1、3、5 | D.2、4、6 |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完成6-7题。

A、B、C三处适宜布局的农业部门分别是()
A、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
B、果树栽培业、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
C、粮食种植业、蔬菜禽畜业、果树栽培业
D、果树栽培业、蔬菜禽畜业、粮食种植业该地拟建一座水泥厂(E)、一座食品厂(F)、一座水电站(G),关于地址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地城郊西南、F在城区、G在两河交汇处 | B.E在城郊西北、F在城区、G在两河交汇处 |
| C.E在城郊西南、F在城郊、G在H河上游 | D.E在城郊西北、F在城区、G在I河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