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浮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幕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一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五儿子。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③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爵》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③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裱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⑤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县、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月色入户 (   )            (2)念无与为乐者(   )
(3)盖竹柏影也(   )            (4)经宿方至  (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盖/竹柏影也 D.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翻译下列句子(共7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夜寻张怀民的原因是什么?而王子猷为什么会想起雪夜去访戴安道?
从文中看,苏轼是个怎样的人?王子猷又是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藉第毋斩()(2)至陈()
(3)使公即恒楚()(4)恒楚在泽中()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壮士不死即已年九十 B.多应者不妄自菲薄
C.固怪之矣是众议举宠为督 D.死可乎去怀乡

翻译下面句子。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吴广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三峡》选段。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略无处()② 沿溯阻绝()
③ 乘御风()④ 飞漱其间()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 至于夏水襄陵② 自非亭午夜分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并结合语段试做分析
美丽的三峡,雄伟的三峡工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下面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晓雾将(消散)上下白(数词)
B.少闲人(只是)不独其亲(以……为亲)
C.未复有能其奇者(给予)乎众矣(应当)
D.便还家(通“邀”,邀请)无与为乐者(思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兵:军队。③睫:眼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⑤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楚庄王伐越()②臣愚之()③王乃()④自见之明()
⑵下列各句中与“王之伐越”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八则》)
C.至之市(《郑人买履》)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文言文阅读 (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是 ______(朝代)文学家。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尧咨射(擅长)    B.但微之(下巴颏)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放箭) D.之(斜着眼睛看)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杓酌油沥之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立(油)自钱孔入,钱不湿
C.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
D.康肃笑而遣  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翻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