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中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回答:
(1)请你制作一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事年表。(要求:时间和事件明确并对应;举出四项即可)
(2)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否发生?说出你的理由。
(3)一战中出现了许多新式武器,如 、 、 、 等。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变成了吞噬生命的杀人武器,引用身边的事例进一步说明:科技为什么是把“双刃剑”(亦利亦害)?
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但还未完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中A、B处填上相应内容帮助他完成示意图,并纠正他原有示意图上的两处错误。
A:;B:
纠正:
下列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习近平主席2014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演讲中的两段话。根据这两段话小明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来解答。
讲话一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亚太经济体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
讲话二今天的亚太,也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一些经济体的复苏仍然脆弱……
(2)“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那么,与亚太经合组织性质相同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还有哪些呢?由讲话二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有哪些不利影响?
(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文字材料后回答问题:
图片材料: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2)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一、图二的交通工具与图三反映的雾霾现象有什么联系?为此,我们生活中应养成什么良好的习惯才能使现代人摆脱“口罩之苦”?
文字材料:
材料一
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2014年11月24日,浙江宁波一家餐厅推出了机器人送餐服务(见图)。"她们"端着顾客点的食物,在餐厅里滑行前进,到点餐的餐桌,会自动停下来,用普通话向顾客播报“您点的餐,请慢用”。
新奇的创意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
材料二机器人可以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应该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材料二说明此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
(5)科技革命潮流势不可挡,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未来科技潮流的“弄潮儿”?
革命和改革是英、法、美、日、俄等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对推动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英、法两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和相似之处?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2)美国独立战争中发表的《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之处?
(3)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的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4)通过以上探究,对即将面临的中考复习,你在历史复习方法上获得了什么启发?
某校老师为带领学生探究北魏的改革,特以“洛阳的变迁”为主题,开设以下三个栏目。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共12分)
栏目一:千年帝都
以上是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问题时所说的一番话。其中提到,之所以迁都洛阳,是因为洛阳有千年帝都的优势,适合做北魏的都城。请列举出北魏迁都以前两个曾以洛阳为都的政权名称,以支持孝文帝的观点。
栏目二:帝都风貌
上述文物均出土于洛阳,属于北魏时期。其中元桢是北魏宗室,在他的墓志中还出现了“德”“孝”“仁”等字。请结合所学,说明文物一、二见证的孝文帝改革措施。
栏目三:帝都风采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结合栏目一、二,分析栏目三中帝都洛阳形成“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风采的原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通过交流、交往和交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1)依据材料,指出汤因比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的原因。
(2)公元一世纪的新疆地区被统称为什么?在古代经过这一地区、且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的名称叫什么?
(3)就上述材料,初一学生小新编写了微作文“我最想生活在——时期”,他选择的素材如下: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郦道元完成综合性地理学专著《水经注》;范缜撰写《神灭论》,系统阐述无神论思想;与佛教密切联系的石窟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请你判断:小新最想生活在什么时期?
(4)汤因比与小新都选择了他们愿意生活的时代,请你也从文化的角度选择一个你希望生活的时代,并说明你的理由。(理由中至少包含两条史实,但不可与汤因比及小新的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