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G.H.Hess)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焓变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共放出x kJ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了y kJ·mol-1,则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焓变△H为 ( )
A.-y kJ·mol-1 |
B.-(10x-y)kJ·mol-1 |
C.-(5x-0.5y)kJ·mol-1 |
D.(10x-y)kJ·mol-1 |
往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铜 | B.不溶物中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
C.稀H2SO4可能过量 |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CuSO4 |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
B.用核磁共振氢谱图鉴别1-丙醇和2-丙醇 |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红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
D.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一定不含Fe2O3 |
混合动力车在刹车和下坡时处于充电状态;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辅助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该车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采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如图,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 = 2Ni(OH)2。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在刹车和下坡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 H2O+2e- |
B.在上坡或加速时,溶液中的K+向甲电极迁移 |
C.在刹车和下坡时,乙电极增重 |
D.在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减小 |
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AgCl,AgBr,AgI的Ksp依次减小。已知pAg=-lgc(Ag+),pX=-lg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 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线是AgCl,C线是AgI |
B.e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 |
C.d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 | |
D.B线一定是AgBr |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含131I和137Cs的放射性物质向外界泄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37Cs的原子有82个中子 | B.CsOH的碱性比KOH的碱性强 |
C.KIO3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盐 | D.HI的还原性比HF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