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 (g) △H。某研究小组向某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
NO |
N2 |
CO2 |
0 |
0.100 |
0 |
0 |
10 |
0.058 |
0.021 |
0.021 |
20 |
0.040 |
0.030 |
0.030 |
30 |
0.040 |
0.030 |
0.030 |
40 |
0.032 |
0.034 |
0.017 |
50 |
0.032 |
0.034 |
0.017 |
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A.容器内CO2 的浓度保持不变 B.v正(N2) =2 v正(NO)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③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④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 0(填“>”、“ =”或“<”)。
(2)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③H2O(g)=H2O(l) △H=-44.0 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
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化合物A(C8H17Br)经NaOH醇溶液处理后生成两种烯烃B1和B2。B2(C8H16)经过:①用臭氧处理;②在Zn存在下水解,只生成一种化合物C。C经催化氢化吸收1 mol氢气生成醇D(C4H10O),用浓硫酸处理D只生成一种无侧链的烯烃E(C4H8)。已知:(注:R1、R3可为H或其他烃基)
试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B2
C ______ ___ __;E_______.
《宋史·食货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浸铜之法,以生铁煅成薄铁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去刮赤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
(1)文中胆水可能是赤煤又可能是
(2)上文中炼铜,假如生铁中含铁95%,那么铁的利用率是
(1斤以16两计算)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物质A。
⑴经分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A中C、H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C)=69.76%,w(H)=11.63%,且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⑵ 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且A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生成H2,但不能在Cu作催化剂下被催化氧化。(提示:羟基与碳碳双键相连的结构不稳定)
(3)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A的结构简式。
(4)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B分子中不含支链,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B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例如将CO2和H2以1:4或1:3的比例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H2O的同时可分别获得重要的气态能源物质A和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反应条件)
(2)某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对照实验来证实有机物B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实验I: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在空气中盖上玻璃片。
实验II: 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通入一定量的有机物B.
实验III: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瓶底放少量KMnO4 固体。
该三组实验中,水果成熟的先后顺序为。
(3)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B分子中有个原子共面。
(4)试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丙烯可使溴水褪色
d.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