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上制氯化铜无水物时,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至80 ℃左右,慢慢加入粗制氧化铜粉(含杂质氧化亚铁和SiO2),充分搅拌后使之溶解,制取流程如下:
已知:pH≥9.6时,Fe2+以Fe(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6.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完全沉淀;常温时Ksp[Fe(OH)3]=c(Fe3+).c3(OH)=1.0×1038。试回答:
(1)根据常温时Fe(OH)3的Ksp计算,当溶液中的Fe3+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的Fe3+物质的量的浓度=105mol/L),溶液的pH=             
(2)溶液D制取无水CuCl2时,需在HCl气体中蒸干,原因是                      
                                                                        
(3)粗CuO溶于过量盐酸后,得到的溶液B中加入试剂x将Fe2+氧化为Fe3+,试剂x可以是          (填以下选项序号)。
A.KMnO4溶液    B.氯水    C.NaClO溶液    D.O3
若用H2O2溶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溶液C加入试剂y,要调整溶液的pH至3-4,试剂y不能是       (填以下选项序号),原因是                                                              
A.NaOH溶液    B.Cu(OH)2固体    C.Cu2(OH)2CO3固体    D.CuO固体
(5)将ag粗CuO经过以上一系列操作之后,最终得到bg无水CuCl2(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操作引起的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粗CuO中Cu2+数目小于         
B.粗CuO中CuO物质的量小于mol
C.粗CuO中所含的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D.粗CuO中关于CuO的量无法确定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请在下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用实线画出主族元素的边界。

(2)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A。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
(3)在所有的气态氢化物中,元素乙的氢化物最稳定,写出元素乙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金属元素丙与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溶液常用于检验CO2,则元素丙的简单离子与元素甲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是(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丁的原子序数比丙小8,写出元素丁的单质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元素戊是第三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写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3)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4)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该氢化物与氧气形成的燃料电池在碱性电解质中负极反应为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元素③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②与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3)元素④⑤⑥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4)在测定①与⑥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
(5)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胆矾CuSO4·5H2O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6)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在NF3分子中,。(已知电负性:F>N>H)

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完成下列填空:
I: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MnO+Cu2S+H→Cu2+SO2↑+Mn2+H2O(未配平)
②MnO+CuS +H→Cu2+SO2↑+Mn2+H2O(未配平)
(1)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c.生成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
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
(2)标出反应②配平后2种反应物前面的系数:MnOCuS+…..
II:在稀硫酸中,MnO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H2O2-2e===2H+O2
还原反应:MnO+8H+5e===Mn2+4H2O
(3)反应中若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
(4)已知: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则被1 mol KMnO4氧化的H2O2mol。
III: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高温下使软锰矿与过量KOH(s)和KClO3(s)反应,生成K2MnO4(锰酸钾)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酸化滤液,K2MnO4转化为MnO2和KMnO4;再滤去沉淀MnO2,浓缩结晶得到KMnO4晶体。
请回答:
(5)用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6)K2MnO4转化为KMnO4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KMnO4、K2MnO4和Mn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或“=”表示)。

I: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H、NH、Fe3、Al3、Mg2、Na、NO、CO、SO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 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像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2)写出实验③图像中沉淀溶解阶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分析图像,在原溶液中c(NH)与c(Al3)的比值为。NO是否存在?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
II: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Na+、A13+、Ag+、Ba2+
阴离子
OH、C1、CO32、NO3、SO4

已知:
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④上述沉淀包括难溶物和微溶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2)D溶液是溶液,E溶液是溶液(均写化学式)。
(3)写出A溶液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