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
⑴泉而茗者 (《满井游记》)
⑵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⑷造饮辄尽 (《五柳先生传》)
二鹊招鹳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g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zā):圈。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鹳 于 古 木 上 盘 旋 三 匝 遂 俯 冲 鹊 巢 衔 一 赤 蛇 吞 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悲鸣不已()⑵集古木上()
⑶俄而扬去()⑷盖二鹊招鹳援友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结合下面的材料,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看法。
材料链接(一):唐朝上元年间,华容县有一头大象,来到一户农家的院子里卧下。它的脚掌扎进了木刺,这家人帮它取了出来。大象伏下身子让人骑着,走进深山里,用鼻子刨开土,取出数十根象牙来报答他们。
材料链接(二):《人民网》报到:2010年1月初,一位85岁老人在杭州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上前扶人,怕扶起来要负责赔钱。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 以头抢地耳()⑵ 皆布衣之士也()⑶ 长跪而谢之曰()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怫然怒吴广以为然B﹒以头抢地耳徒以有先生也
C.天子之怒皆布衣之士也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甲)扶苏自杀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①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②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①蒙恬:秦朝著名将领,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②趣:催促
(乙)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使者至,发书,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翻译下列句子。
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扶苏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②长跪而谢之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还于旧都 |
C.亦免冠徒跣徒属皆曰:“敬受命。” |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C.置人所罾鱼腹中 | D.此皆良实 |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日:“欲速则不达。”孟子日:“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日:“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而力疲气竭(2)驽马徐行弗间
(3)苟进取不已(4)植之既久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力疲气竭 泉香而酒洌 |
B.灌溉以时耳 太医以王命聚之 |
C.芒芒然归然足下卜之鬼乎 |
D.必有成功之一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翻译下列句子
(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