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3周年。60多年一路走来,我们有过无数骄傲、自豪,也曾有过彷徨、挫折。
【展示历史成就】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某校九年级(1)班拟出一期板报展示:
①新中国的思想解放
②民主与法制
③国防与外交
④科技
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等方面的成就。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供以上方面的历史素材各一例。(①~⑤中任选两项作答)
【探究历史得失】如图,60多年风雨,得失俱存。分析数据话得失。
(1)根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图二回答: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你从图一、图二工业国民收入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左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忆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2分)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4分)
(3)导致材料三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说:“美国把国防线放到了台湾海峡,嘴里还说不侵略不干涉。它侵略朝鲜,我们出兵去管……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
材料二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1)材料一中周恩来说“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的证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高级将领”是谁?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崇高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底,全国参加初级社的农民占总农户的96.3%,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某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三:为适应“XXX(材料二开展的运动)”的需要,毛泽东等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党又发动了另外一个运动。
材料四: 某运动伊始,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在全国各地对历代文物古迹进行了大破坏,烧毁了山东孔庙中“万世师表”匾。
材料五: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
1966 |
32.09 |
32.13 |
180 |
1967 |
29.22 |
29.25 |
159 |
1968 |
26.05 |
26.06 |
138 |
(1)材料一讲述了我国对农业进行怎样的改造?还对其它哪两个行业进行改造?什么时候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材料二、三分别讲述了什么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四是指什么运动?请列举该运动现象两个?
(4)结合材料五归纳材料四运动带来的危害?
(5)我们应该从以上材料中吸取哪些教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省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而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沉醒了的、也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某军战歌
(1)材料一中的“它”指什么运动的胜利?目的是?
(2)材料二中的“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总司令是?它完成“打败美国野心狼”任务的标志是什么?
(3)该事件中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该事件中共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请回答:
(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1分)
(2)材料三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 (2分)
(4)观察材料三,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