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 “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讨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方案: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d. 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
(2)为了研究实验中食用油残留对测量结果的具体影响,老师做了如下实验: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规格 |
500ml |
250ml |
100 ml |
50ml |
空杯质量/g |
146 |
100 |
46 |
34.5 |
杯和剩余油的质量/g |
151 |
103 |
48.5 |
35.8 |
若小明实验使用的是100 ml的烧杯,则小明测量质量的数据需要 (选填“加”或“减”) g,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写出改进后的测食用油密度的方案: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 ,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c. .
小莉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探究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她猜想
(1)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 (1)把一只平底玻璃杯分别正放、倒放在一盆大米上,观察杯子在米中下陷的深度.
(2)在倒放的杯子上加放一盒饮料,观察杯子在米中下陷的深度.
进行实验观察到玻璃杯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的状况如图7甲、乙、丙所示.
分析论证 (1)图甲和图的实验中,控制了不变,可得出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
(2)比较图乙和图的实验,控制了受力面积不变,可得出压强与大小有关.
总结: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即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
压强与压力大小有关,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
北方冬天的大雪可能造成很多房屋垮塌,一场大雪之后,小宇想知道屋顶的大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操作有:
A.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为22g;
B.在杯子里装入水,并在水面处做上标记,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如图所示,水的质量为______g,水的体积是cm3;
C.将杯子中的水倒干净,再装入雪的样品至该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02g。杯中雪样品的质量是_______g,体积是_______cm3,雪的密度是g/cm3。
(2)若小宇测出屋顶大雪的体积为30m3,则屋顶雪的总重是________N。(g取10N/kg)
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同学通过学习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_____________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镜在50cm处,逐渐改变蜡烛到透镜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__。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cm |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cm |
光屏上像的大小 |
3.00 |
光屏上没有像 |
|
5.00 |
光屏上没有像 |
|
12.00 |
60.00 |
放大 |
20.00 |
20.00 |
等大 |
25.00 |
16.67 |
缩小 |
30.00 |
15.00 |
缩小 |
(3)小华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_________(选填“增长”、“缩短”或“不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通常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较方便确定____________,也方便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该实验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