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处第99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款从200元到2000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际情况合理作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因素罚款1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权威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央连续下发的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既抓住了当时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背景
年份
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
200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8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9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10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洪涝灾害频繁
2011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推进农业发展
201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013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4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1)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知识说明中央兴农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
材料二:我国政府未雨绸缪,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完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支持家庭农场等粮食规模化生产,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
材料三:2014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总产量实现了罕见的“十一连增”,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农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激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转换机制,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严格上岗条件,落实岗位责任和绩效工资,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办法。
(3)小杨说,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待遇(公平)比落实绩效考评办法(效率)更重要。结合材料三,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县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发展竹林科技园,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4)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

“中国梦”是“美丽中国梦”。
材料一:“霾”伏杭城、重“霾”锁京冀……频频见诸报端。煤炭、钢铁、水泥等工业的发展,城市汽车尾气导致的污染,餐饮排放等使得我国大面积地区PM2.5(指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严重超标,形成雾霾天气灾害。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保领域的资金投放,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
(1)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
材料二:“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天堂杭州好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杭州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杭州。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
材料三:“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杭州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既发展经济更保护绿水青山,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也让游客体味农村的古朴风情。
(3)结合材料三,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严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1月,继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东北后,全国许多城市都成“雾都”,就连风光秀丽的海南岛也笼上“灰纱”。“雾霾满面”已拉响“警报”。
材料二:中国政府在2013年5月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人权保障。201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2)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如何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3)面对雾霾,人们能否正确的认识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辨析: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