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政权并立,和和战战。请说
出此时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名称。
(2)材料一反映事件在历史上称什么?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
民族政权之间
(3)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
(4)材料三这句话说明了当时我国经济格局上的一个什么特点?
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出现的格局有什么关系?
(5)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解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2)根据材料指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险阻。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此,维新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统治者自救的改革运动。
错误:
理由: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错误:
理由: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
错误:
理由:

阅读下列两幅图: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两幅图反映的人物各是谁?
(2)你还能说出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3)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图:“大跃进”时的壁画

回答: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什么运动时期?
(2)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94千瓦时

材料二: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请回答:
分析材料一,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材料二中这些成就是哪一历史时期取得的?你认为当时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