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后遇天下大乱,涿郡人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十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曰:“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十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
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冶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节选自《旧唐书·罗艺传》)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有伐辽器仗伐:征讨。 |
B.乃宣言于众日宣言:宣布。 |
C.开仓以赈穷乏穷乏:贫困的百姓。 |
D.预宗正属籍预:通“与”,参加。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罗艺“桀黠”的一组是( )
①然任气纵暴 ②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 ③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④因执之陈兵 ⑤艺无故殴击之 ⑥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
A.①②④ | B.①⑤⑥ | C.③④⑥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 卫涿郡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闼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 |
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他无缘无故责罚了太宗的亲信,虽惹怒了高祖,但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 |
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伐刘黑闼时,先于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沼州。 |
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在得知赵十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2)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帝让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自款结雅:平素 |
B.我父子尚肯相假乎假:借助 |
C.由是见亲礼礼:礼遇 |
D.时突厥数入寇寇:侵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通谆勤,且献金环且放白鹿青崖间 |
B.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
C.以疾改蒲州刺史不赂者以赂者丧 |
D.久之,复为殿中监之二虫又何知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
B.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
C.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
D.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是兄弟,因为宇文士及做了隋炀帝的乘龙快婿,宇文化及在谋划弑杀隋炀帝的时候,对宇文士及严守秘密。 |
B.宇文士及在担任尚辇奉御一职时,就和高祖有往来,后来又献给高祖一只金环,最后和宇文化及、封德彝等人一起归附了高祖。 |
C.秦王即位后,宇文士及在边关镇守,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后没有发现确凿证据,朝廷把他召回京城任殿中监。 |
D.太宗曾经赏玩宫中嘉树,宇文士及也在旁边附和,太宗引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经过宇文士及一番辩解,太宗气消。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
(2)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下列对文言文划线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
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
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
D.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
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
B.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
C.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
D.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
下列对文章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
B.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生动表现。 |
C.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
D.作者论述以自身读书为例。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启示人们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阅读下列文段,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A.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B.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C.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D.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②於乎:呜呼。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诣:往,到 |
B.王先生徒怀钱沽酒徒:只,仅仅 |
C.是自誉自伐功伐:征伐 |
D.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拜:任命,授予官职 |
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 ()
A.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
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②吾有益于君 |
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
D.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
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
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
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
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
翻译画线句子
(1)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
(2)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文后题目。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闲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皋声称极盛,客有出入公主之门者为其地①,公主以词牒京兆试官,令以九皋为解头②。维方将应举,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力不可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十篇,琵琶新声之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至吾。”
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之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乃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即令张宴,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奉新曲,声调哀切,满坐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因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则出现怀中诗卷呈公主。公主既读,惊骇曰:“此皆儿时所诵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借,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钦瞩。岐王因曰:“若京兆府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笑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当为子力致焉。”维起谦谢。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太平广记·集异记》
注释:①为其地:替他铺垫门路,即走后门。②解头:乡试第一名为解头,又称解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主以词牒京兆试官牒:文书 |
B.诸伶旅进旅:共同 |
C.公主大奇之奇:对……感到奇怪 |
D.因令更衣更衣:换衣服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令以九皋为解头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B.吾为子画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C.乃子之为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D.而一举登第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维才艺出众的一组是()
①性闲音律,妙能琵琶②客有出入公主之门者为其地
③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行④即令独奉新曲,声调哀切,满坐动容
⑤此皆儿时所诵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⑥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
A.①④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
(2)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
(3)维风流蕴借,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钦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