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太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筒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晨,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
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早期城邦从村落发展而来,是若干村落联合的结果。村落的规模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早期城邦的规模。小邦寡民不仅仅是城邦的外部表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它使公民的生活更趋稳定,使希腊人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更具优势。……当然,城邦的小邦寡民性也决定了早期希腊社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规模,规定了它们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模式,从而为形成特色鲜明的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础。
----杨共乐《古代希腊城邦特征探析》
材料二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材料三
材料四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
——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五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在英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材料二、三的城市建造分别体现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3)请阅读上表,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以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此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有何建议。(4分)
十八大报告亮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坚定态度后,“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就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语句。其实自古以来,反腐倡廉就是一个永不冷却的话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普通法院的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英国反腐败机制》
材料四 自1938年8月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毛泽东逐一为每份奖状题字,使受奖者感到莫大的光荣。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
(2)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与材料二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廉政措施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阅读下列摘自17世纪末到19世纪后期欧美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几种类型?
(2)材料二体现什么原则?材料三的文献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3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还债的债务人。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古罗马《民法大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诞生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一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谁的利益?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近代西方许多法律的制定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