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不少于两个)
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文言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解释划线字:
①莫之许②枉驾顾之③凡三往④遂用猖蹶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谓为信然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
B.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C.①凡三往,乃见②羲之之书晚乃善 |
D.①而智术浅短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_____
文言文阅读。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释】①虞:意料,预料。 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讨山越 (屡次 ) | B.窃随当击贼 (私自 ) |
C.遂往诣蒙 (拜访 ) | D.因为肃画五策( 因此 ) |
与“归以告蒙母”中 “以” 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钱币乞之 |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C.仁以为已任 | D.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翻译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的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唐代李翱的《李文公集》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寇至当守②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力不足,死焉,职也。与“非若吏人、百姓然”中的“然”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然,岁满则罢去 |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D.然则北通巫峡 |
杨氏对婿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 |
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2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足肤皲裂而不知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面划线的字。(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略无阙处( )
(3)晴初霜旦( )(4)哀转久绝()选出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 B.绝:哀转久绝 群响毕绝 |
C.故:故渔者歌曰两狼之并驱如故 |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
根据文中意思,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用原文内容填空。
文中从侧面渲染了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
;表现江水凶险的语句是: ,
;能总评写出三峡春冬时节山水树木特征的句子是:
。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
这篇散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通过对三峡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