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表+已知电阻法)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不计),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①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小明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1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 .
②该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2.0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2-39中所示的1/I-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V,电阻R2= Ω.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请回答以下问题 (g=9.80 m/s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按左图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右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然后按右图所示将电流表与副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原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电键S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根据电磁感应规律,填写实验现象(向左偏转、向右偏转、不偏转)。
1S闭合后,将螺线管A(原线圈)插入螺线管B(副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
2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指针
3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指针
4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指针。
(2)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设计如图示的装置,水平桌面与AB两球的摩擦可忽略,AB两球用一根质量不计的压缩的弹簧连着,解除压缩,弹簧将AB两球向左右推开。某同学认为只要测定出小球的质量和离开水平的速度,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为了完成实验,请选出你认为需要的实验器材()
A.米尺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只要测出两球的运动时间,量出其水平距离,称出两球的质量,便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只要测量桌面的高度,量出两球的水平位移,称出其质量,便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C只要测出两球的水平位移,称出其质量,便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D只要测出两球自抛出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称出其质量,便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若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其水平位移为Sa、Sb,,若系统动量守恒,则其关系式为: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A)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1)在方框图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图中描出小灯泡的U—I曲线。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40V时,求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W。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尺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球的直径为mm。把用此小球做好的单摆固定好,使摆球自由下垂,测得摆线长为97.28cm,则该摆摆长L为cm。若该同学测得该单摆做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T=,测得的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
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g取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