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高熔点物质,D是一种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K的化学式为 。
(2)C与D在高温下的反应在冶金工业上称为 反应,引发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 ______。
(3)G→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A→H的离子方程式为 。
(5)I的水溶液pH_____7(填“>”、“<”或“=”),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Ⅰ.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2+、SO,可选用Ba(OH)2、HCl和K2CO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
(1)上述试剂中, B是,C是。
(2)操作Ⅱ的名称是。
(3)加过量A时发生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一份无色稀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3+、H+、Mg2+、CO、OH-、HCO
、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石蕊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试纸显蓝色;
②取2毫升溶液,先加足量稀硝酸酸化,有气体产生,再加氯化钡溶液进行检验,没有明显现象;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经过上述操作后,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是否存在这种离子。
Ⅰ.现有八种微粒:Na、Mg2+、Fe2+、Fe3+、S2-、SO2、HCl、H2O,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其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Ⅱ.已知能用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KClO3+6HCl=KCl+3Cl2↑+ 3H2O
⑴用单线桥在上述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⑵标况下生成3.36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被氧化的盐酸与未被氧化的盐酸质量之比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下列三组物质进行研究:
A.HCl H2SO4 H2CO3 HNO3
B.溶液水悬浊液 胶体
C.Na2CO3 NaNO3 AgNO3 Ba(NO3)2
请你帮他们完善下列空白:
A |
B |
C |
|
分类标准 |
含氧酸 |
分散系 |
|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
Na2CO3 |
Ⅱ.现有下列物质:①铝②氢氧化铁胶体③氯化氢④SO2 ⑤NaHSO4固体⑥Ba(OH)2固体 ⑦稀硫酸⑧醋酸⑨烧碱⑩熔融NaNO3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编号)
分类标准 |
能导电的物质[ |
电解质 |
强电解质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2)①与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a)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的颜色逐渐变 (填“深”或“浅”),这表明 。
(b)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现象是_______ _______;
(4)向Ba(OH)2溶液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不再生成沉淀为止,写出此步的离子方程式 。
(1)18gH2O的物质的量是,含有个氢原子(填具体数字);这些H2O与 gOH-所含电子数相等。
(2)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②3.01×1023HCl分子 ③0.2molNH3 ,这三种气体按物质的量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填物质的数字代号,下同),按氢原子数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密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B、C、D、E为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A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4个原子轨道;B与C同主族,大气平流层中单质B3浓度减少会致人患皮肤癌增加;D是前四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E的合金是当今用量最大的合金。
(1)E在同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2)CB的立体构型是。
(3)D2C的晶胞结构与CaF2晶胞(如图)相似,则Y应为(填离子符号);D2C的熔点比CaF2熔点(填“高”、“低”或“无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