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索“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时,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水槽分成A、B两组:分别放入2000ml河水、10只同一批的小蝌蚪;A组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 mg,B组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如下:
现象 |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平均 时间(天) |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
A组 |
4 |
7 |
26 |
0.7 |
B组 |
5 |
9 |
37 |
1.3 |
问题:
(1)、请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实验的结果: 。
(2)、该实验分成A、B两个组的原因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甲状腺激素具有: 作用。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 |
A |
3 |
少量水,20℃ |
B |
3 |
无水,20℃ |
C |
3 |
少量水,—10℃ |
D |
3 |
将种子淹没的水,20℃ |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变量是 。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 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该从 方面找原因。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小时。
④、取A、B两片叶,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步骤④中,能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 。
(5)实验现象:叶片A ,叶片B 。
(6)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蓝蓝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①将甲、乙两装置(如下图)暗处理两天;②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 ③摘取叶片A、B进行水浴加热;④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1)甲、乙两装置中,除了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据此可知,蓝蓝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甲、乙两
装置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暗处理是为了避免 对实验造成影响。
(3)步骤③,酒精溶解了___________后,达到使绿叶_________的目的。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只有叶片[ ]变蓝色,该结果表明:_________装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探究的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
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二者水火不容.一天,螟蛾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它们的天敌--青蛙.螟蛾甲说:“青蛙跳得高,蹦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乙说:“青蛙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掉了,还是想法躲起来好.”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螟蛾甲叫了声“快溜”,张开翅就飞,螟蛾乙却静伏不动.结果螟蛾甲成了青蛙的美餐,而螟蛾乙却暂时逃过一劫.
请你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①材料用具:甲、乙两只玻璃水槽,两只青蛙(大小、健康状况等都相似),活苍蝇和死苍蝇各6只.
②步骤:首先向甲水槽放入6只活苍蝇,向乙水槽放入 ,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
(4)实验现象:甲水槽中 ,乙水槽中 。
(5)得出结论: 。
下图是某小组同学对“水中生活的动物”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一人一个观点。
请你在正确观点后的括号内画“√”,错误观点后的括号内画“×”。
(1)同学①的观点。()
(2)同学②的观点。()
(3)同学③的观点。( )
(4)同学④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