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试回答下列(1)、 (2)两小题
(1)白磷的着火点为40℃,在室温或夏天正常取出时,就可观察到其被氧化而冒”白烟”,请简单说明将如何将大块的白磷切变成小块的白磷。
(2)某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出以下的实验操作或实验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代号A、B……)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25g的食盐;
B.将浓硫酸沿容器器壁缓缓地倒入酒精中,并不断搅拌;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已知浓度的KMn04溶液20.00mL;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10
E.做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a g样品;
②取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置于烧杯中;
④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⑤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
⑥过滤,洗涤沉淀,并将其转移至坩埚中;
⑦加热并搅拌沉淀,至沉淀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冷却后称量;
⑧重复步骤⑦ 的操作,直至合格为止。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所给仪器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______(填仪器序号)。
(2)步骤②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⑤所得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步骤⑥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⑧合格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坩埚的质量是W1 g,最终坩埚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指导教师认为步骤①~⑧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_______(填序号)。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
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
①请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分)已知,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Na2O2与NO反应的探究实验:
(1)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瓶中不只是加入了水,还加入了一定量的铜,加铜的优点是。
(3)实验时观察到D管内固体颜色逐渐变为白色。据此甲同学认为D管中生成物是NaNO3,而乙同学认为D管中生成的是NaNO2,请设计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请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4)E装置的作用是。
(5)该小组的同学经讨论认为上述装置仍有缺陷,为了避免D管中生成NaOH,你认为应该进行的改进是。
铁砂的主要成分是微粒状的磁性氧化铁、石英、石灰石等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从铁砂中分离出磁性氧化铁,并进行铝热反应实验。
(1)取磁性氧化铁按图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现象很壮观,取少许反应生成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可能混有没反应的磁性氧化铁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铁块”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此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每摩铝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4)生成除磁性氧化铁可做铝热反应实验外,下列哪些试剂也可以________。
A.CuO | B.Na2O2 | C.MnO2 | D.MgO |
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设计实验验证这一事实,并进行数据测定和相关计算。
(1)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右侧球形干燥管中加入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橡胶管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若在烧瓶中放入1.30 g锌粒,与c mol·L-1 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_(填字母)。
A.100 mL | B.200 mL | C.400 mL | D.500 mL |
(4)若1.30 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0.64 g(烧瓶中残留气体忽略不计,下同),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烧瓶中投入a 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 g,量气管中收集到V mL气体(标准状况),请用一个代数式表示出a、b、V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6)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形管,则n(H2)/n(SO2)的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反应结束后,为了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应注意的事项是(至少写2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