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牙膏是最常用的日用化学品之一,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
【查阅资料】①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CaCO3、Al(OH)3、SiO2
②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③维生素C的水溶液pH小于7,显酸性。
某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
【提出猜想】猜想1:摩擦剂的成分为Al(OH)3和CaCO3
猜想2:摩擦剂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
猜想3: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Al(OH)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
取少量摩擦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若摩擦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猜想1成立
若摩擦剂部分溶解,不产生气泡。
则猜想___成立

【实验结论】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
(1)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2)实验中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该品牌的牙膏中应该没有添加维生素C,理由是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的气体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先将竹子浸入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_________法(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收集气体的一种方法)收集了一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气体里, 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入水,导管伸入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肯定含有________,约占_________(体积分数)。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有气体肯定有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相比较你得出的结论是:

(11)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实验.
(1)确定药品.小明对3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形成大量泡沫从导管冲出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难以收集
(2)检查仪器药品:下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必需的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镊子、所缺药品是

(3)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若要得想到平稳的气流,你认为他最好改用的发生装置是(下图)A(选填“A”或“B”)

若用C装置收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从进入浓硫酸a
(4)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5)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6)清洗整理.小明发现此时试管中石灰石表面的还在产生气泡.他认为该废液可能具有性,所以不能倒入下水道,应该倒入中。酸性

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此处不必填写)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有氮气。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水由水分子构成,因此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请写出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