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下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小明准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而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则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还设计了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他已经选择了B和C,则他还需选择    (填字母)。
〔4〕正上高三的姐姐告诉小明可利用图中的A、B、G、I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小明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    (填序号)  ①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②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③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④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5〕小明和小亮还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针对蓝色沉淀物的成分,他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沉淀物为Cu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沉淀物为Cu(OH)2 , 理由:根据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Na2CO3 溶液中一定存在着(填离子符号)      。      
猜想三:沉淀物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 均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后均会分解,各自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设计与实验〗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     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第二步:将下列装置按照 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发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他的理由是:                                。于是小亮提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将上图按照            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同上,则猜想三是正确的。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可能有Ca(OH)2、NaOH
学生丙
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
可能有NaOH、Na2CO3
学生丁
可能有Na2CO3
学生戊
可能有NaOH
……
…………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没有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操作①     ,④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
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发生了反应。(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
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下图中的A、B、C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A中变蓝、B中变浑浊、C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验内容】
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②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是________。
(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这两个对比实验说明,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4)乒乓球的材料名叫赛璐璐。它是由胶棉、增塑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兵乓球最佳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