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验内容】
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②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是________。
(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这两个对比实验说明,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4)乒乓球的材料名叫赛璐璐。它是由胶棉、增塑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兵乓球最佳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镁条用细砂纸打磨光亮,在酒精灯上点燃,再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⑴、将镁条用细砂纸打磨光亮,是为了。
⑵、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⑶、实验①的结论是。由该结论可知(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⑷、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本题回答正确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填①或②)更为科学。
理由是:
。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②。
(2)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填“>”、“<”或“=”)7。
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
【实验探究】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
【实验反思】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小刚在实验室看到了右图情景:
他首先想到药品可能变质了,那么NaOH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剂)对这瓶“NaOH溶液”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方案 |
现象 |
结论 |
|
I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__________试剂 |
产生大量气泡 |
猜想①不成立 |
II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 |
溶液变红 |
溶液中一定含NaOH |
III |
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试剂; |
____________ |
猜想②成立 |
b.向a中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 |
溶液变红 |
经过思考,小刚否定了方案II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_____保存。
探究二: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FexOy + y H2x Fe + y H2O,Fe3C + 2 H2
3 Fe + CH4。
(1)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焙烧中加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CO外,还能。
【含量测定】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3 CH4 + 4 Fe2O33 CO2 + 6H2O + 8 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灭A处、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⑤→⑥→⑦(填字母)
A.②→④B.④→②
(4)步骤③的目的是,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5)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20.000 g,装置B、E分别增重0.360 g和0.440 g,则计算样品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