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探究】:
材料一:4岁时,蒋聪伶的命运似乎已被决定,她被确诊为“先天性矮小症”,永远不会长高。24岁时,她的身高只有1.25米,很多人认为,她应该在社会不起眼的角落里平静的度过一生。个子停止了生长而心从没有停止成长,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与理想。经过自己的努力,她成为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一名节目主持人。
材料二:“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我一定要战胜自我。”这是中国跳水“难度之王”何冲在获得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后发出的豪言。
材料三:80后作家韩寒,从小爱好写作。初中毕业时以体育特长生升入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时(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在留级后,再次挂科七门并最终在高一退学。他发表的首部小说是一部反映上海初三学生生活的小说《三重门》。通过这部小说的发行,他进一步在中国其他地区成名。该书至今累计发行200万册,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其后,陆续发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通稿2003》、《就这么漂来漂去》和《杂的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作品。2010年4月,他被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12分)
(1)结合材料一,谈一谈自强和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自强的关键是什么?
(3)作为自强的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4)自强人生少年始。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感想。(题目自拟;10分)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精神,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就如何“弘扬中华文化”,提出理由和建议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示意图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分好,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1)比较图一、图二,你看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什么可“喜”的地方?两图又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忧”在哪里?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 “把蛋糕分好”问题。
学会了拒绝浪费也就是学会了合理消费。
材料一:温家宝提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中央提出改革分配制度的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格局。二是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三是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更多的关爱,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请用九年思想品德观点加以分析。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跨越50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雷锋传人层出不穷。在辽宁鞍钢有一位铁矿管理员,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舒适人的生命。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人间大爱,被誉为“ 爱心使者 ”、“雷锋传人”。他叫郭明义——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