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①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②,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
【注】①说,同“悦”,愉快,高兴。②愠,恼恨,怨恨。
用现代汉语翻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解释加点的词语。
(1)遽其舟 (2)不亦 (3)求剑若 (4)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遽契其舟/因释其耒而守株
B.是吾剑之所从坠/至之市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D.楚人有涉江者/宋人有耕者

翻译(1)是吾剑之所从坠。(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甲乙两文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讽刺了哪种人?
当你在船上,看见楚人“遽契其舟”,你会如何劝告他?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注释】偾(fèn)表:放倒标帜。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令于邑中曰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有一人徙之,辄予金送鲍浩然之浙东
C.乃下令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择其善者而从之

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出师表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意思。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必能裨补阙漏
(3)猥自枉屈 (4)后值倾覆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成祖不杀孝孺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燕兵渡江(2)劝帝他幸(3)即事不(4)成祖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

A.待援兵意将遂入攻其后也
B.人视端容寂欲穷
C.成祖颔肉食者谋
D.三顾臣草庐之中躬耕南阳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你是如何理解“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这句话的?请简要回答


贞元十九年,子厚又例①谪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为深博无涯涘。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②钱约不时赎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③,足相当,则使归。观察使④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⑤,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者,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①子厚:柳宗元的字。例:依照惯例。 ②质:典当,抵押。 ③佣:受雇佣所得。④观察使:官名。 ⑤拜疏:向皇帝上奏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令赎归()⑵一岁()
⑶当播州()⑷自刻苦()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观察使下其法他州不戚戚贫贱
B.誓生死不相背至于者歌于途
C.无辞白其大人不物喜
D.其人自视以为得计君逆寡人者

请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其 俗 以 男 女 质 钱 约 不 时 赎 则 没 为 奴 婢。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
⑵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文中的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