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积极从事商业贸易。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它目的地。”
——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
材料二   “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
——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三   “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中新社:奥巴马的“中国首秀”从上海开始。上海是中美关系的“福地”。一九七二年,……开启“破冰之旅”,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也是在这座城市发表,因此又被称为《上海公报》;三十年前邓小平访美,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奥巴马将他第一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选择在上海,别具深意。
(1)根据材料一回答,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坚持什么原则?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美国哪位总统开启了“破冰之旅”? 当时中国有哪些领导人会见了他?(写出一个即可)中美正式建交于何时?有何历史意义?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回答党和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计划?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以上变化,说说给你带来的感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四:

(1)材料一中“三年以来”是指什么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大事?
(3)材料三中这位老人指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这个“圈”指什么?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五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我们泰州属于这一过程中的哪一步?

德国是欧洲的后起之星,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部分领土和全部殖民地,承担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km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人。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宣告结束。请回答:
(1)一战后是一个怎样的国际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德国处在什么地位?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场。 对于德国的历史,除了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外,你还有哪些了解,请说出两件史实。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二 对于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缔造者秦始皇,史学家的评价是不同的。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而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却认为: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50字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