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分)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 盐酸 |
NaOH溶液 |
||
| 1 |
20.2 |
20.3 |
23.7 |
| 2 |
20.3 |
20.5 |
23.8 |
| 3 |
21.5 |
21.6 |
24.9 |
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如用0.5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 “不变”)。
(4)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离子,可制取多种含镁产品。
(1)向卤水中加入Ca(OH)2制取Mg(OH)2,其离子方程式是。
(2)Mg(OH)2可制取MgO,进而制得金属镁。
①灼烧Mg(OH)2得到Mg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1200℃,真空条件下用硅铁(含硅单质95~99%)将MgO还原为镁蒸汽(铁不参与反应),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3)Mg(OH)2可用来制取MgCl2,进而制取金属镁。
①从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的操作是______、过滤。
②MgCl2•6H2O与SOCl2混合后加热,可获得无水MgCl2(已知SOCl2与水接触时迅速形成白雾,生成SO2)。得到无水Mg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Mg(OH)2还可用来制取三硅酸镁(xMgO•3SiO2)。三硅酸镁是医疗上某抗酸药的主要成分。已知硅酸盐的化学式通常用氧化物形式表示,如石棉CaMg3Si4O12表示为3MgO•CaO•4SiO2。
①三硅酸镁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是:xMgO•3SiO2+□H+=□Mg2++□SiO2+□___
②为确定xMgO•3SiO2中x值。取三硅酸镁样品0.52 g,加入0.5000 mol/LH2SO4标准液15.00 mL,充分反应后,用0.5000 mol/L的NaOH标准液滴定过量的H2SO4,消耗NaOH标准液14.00 mL。则x=______。
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 装置 |
序号 |
试管中的药品 |
现象 |
持续通入![]() |
实验Ⅰ |
1.5 mL 1 mol·L-1CuSO4溶液和3.5 mL 1 mol·L-1NaOH溶液混合 |
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
实验Ⅱ |
1.5 mL 1 mol·L-1CuCl2溶液和3.5 mL 1 mol·L-1NaOH溶液混合 |
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
(1)制取新制Cu(OH)2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甲同学重新用实验II的方法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向洗净后的Cu(OH)2中加入5 mL蒸馏水,再持续通入SO2气体,现象与实验I相同,此步实验证明:。检验Cu(OH)2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3)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它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2+,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成含有蓝色Cu(NH3)42+溶液。
①甲同学向洗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 + 2NH3·H2O ="==" Cu(NH3)2+ +Cl- + 2H2O 、 。
②乙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了该白色沉淀为CuCl,实验方案如下:
填写下表空格:
| 试剂1 |
试剂2 |
蒸馏水 |
|
| 现象1 |
现象2 |
③写出实验II中由Cu(OH)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4)丙同学通过实验证明: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砖红色沉淀是Cu2O。完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 ,则说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
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硫是一种生命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时离不开它。SO2是硫的一种重要氧化物,为探究SO2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为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SO2与Na2O2的反应为进一步探究Na2O2与SO2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装置的作用是。
③在F处检验到有O2生成,据此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乙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上述方案(“合理”或“不合理”),简要说明理由。
⑤E装置中溶液呈碱性,为检验吸收液中其他阴离子,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至过量 |
白色浑浊 |
|
|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印尼火山喷发不仅带来壮观的美景,还给附近的居民带来物质财富,有许多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在底部的火山口收集纯硫磺块来赚取丰厚收入。硫磺可用于生产化工原料硫酸。某工厂用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______________(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________。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计),该尾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
(3)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________(可多选)。
A.耗氧量减少 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
C.产生的废渣减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4)硫酸的用途非常广,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
(5)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