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
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旱”“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有人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下列对此说法解读正确的是()
A.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 | B.等级制破坏了国家统一 |
C.科举制缓和了阶级对立 | D.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
唐玄宗时代,共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其名称和治所如下:
名称 |
治所 |
名称 |
治所 |
名称 |
治所 |
名称 |
治所 |
名称 |
治所 |
安西节 度使 |
龟兹 |
北庭节 度使 |
庭州 |
河东节 度使 |
太原 |
河西节 度使 |
凉州 |
朔方节 度使 |
灵州 |
范阳节 度使 |
幽州 |
平卢节 度使 |
营州 |
陇右节 度使 |
鄯州 |
剑南节 度使 |
益州 |
岭南五府 经略使 |
广州 |
唐朝设置节度使和经略使的主要目的是()
A. 突出对边疆的防御 B.加强对西北的管理
C. 巩固三省六部制度 D.完善全国军事布局
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由此可知分封制()
A.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久安 |
B.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
C.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 |
D.促成了中央集权式统治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被杀的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 B.民政 | C.行政 | D.财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