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性学习。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了解民俗节日。今年的九月三十日是中秋节,下列哪一个选项(   )是属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

A.赏月包粽子 B.赏月尝月饼 C.踏青尝月饼 D.赛龙舟包粽子

探究下列诗句内涵: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属于以上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    )

A.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
B.描述民俗节日活动和节日气氛。
C.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
D.每个民俗节日一定跟某个特定的名人有关

品评民俗节日。结合第(1)题和第(2)题,下列选项对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民俗节日,仅仅是个“小吃节”!
C.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D.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中学对该校初一的学生就阅读“爱国题材”作品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我校中学生爱国意识调查表

如何看待每周的
升旗仪式
对国歌的看法
你喜欢读的作品
你所阅读的爱国题材作品来源
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
30%
喜欢
15%
爱国题材
8%
历史、政治课本
81%
是学校的一种例行活动
70%
没有感觉
85%
武侠、言情小说或漫画
92%
其他文学作品
19%

请从所给材料中提取两条信息,作为调查结果提交学校。
信息一:
信息二:
针对这种现状,你想对学校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吗?

语文实践活动
在创建教育现代化市的活动中,学校采取了系列举措:
印制“班级名片”。你们班所取的名字是,班名所寄寓的含义是
撰写文明用语。为了保护花草树木,你所撰写的标语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规范使用汉字。班级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对商店招牌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很多问题。请你列举你所发现的不规范现象,并请你劝告相关人员改正。
不规范现象
你的劝告

综合性学习。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进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
另类、菜鸟、迷你、草根。
A、。 B、
探究下列材料,选择一则写出你的发现。
A、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B、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词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C、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上亮骚,被老班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了。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否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作为中学生,你对新词语有什么看法?

仔细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明的话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