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解释下列划线字:

A.依林木之下( ) B.暗则麻蒿自照,( )
C.笈从师( ) D.夫人好学,死犹存(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② 常以净衣易之。
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2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A.解衣睡__________ B.无与为乐者_________ _
C.怀民未寝___________ D.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盖竹柏影也。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一句相照应,
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
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优美的意境,请你说说作者在其中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文言文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即诗四句 ( )②以钱币乞之 ( )
③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 )④即刮目相待( )
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余闻之也久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仲永从一个天才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而吕蒙由“吴下阿蒙”让鲁肃“刮目相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联系上面两篇文章,并结合社会现状和自身实际,请你思考: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这两篇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点?

乔山人善琴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得异人传授尝:(2)以弹絮为业: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本文也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间:
(2)何战。 以:
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请分析这次战役曹刿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①、形貌丽( )②、镜而自视()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臣之妻臣( ) (2)今齐地方千里( )
(3)吾妻之我者( ) (4)皆美于徐公( )
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文中邹忌“窥镜”“孰视之”“窥镜而自视”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文章最后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有何作用?
文中邹忌悟出的道理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