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①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②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③;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梦溪笔谈》沈括)
【注释】①径:一直。 ②预:事先。 ③阳却:装着退却。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未战阵(     )           ②以寡当众 (    )
必以奇胜(    )         ④士卒皆其教(    )
与“使之出战”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具答之(《桃花源记》)
C.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时 虏 人 谓 青 为 “天 使”
翻译下面句子。
(1)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合选文,说说狄青战斗取胜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 )(4)孔子云( )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字。(4分,每小题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本文虽题为《陋室铭》,内容写的却是,以明作者高洁傲岸之志。(答案意合即可。)
请结合选文内容阐释“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古镜(宋)沈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③,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注】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给【甲文】中划线句子划分节奏。 (三处)(3分)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下列加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收人面初下,群臣进谏。 B.了了分明勾画了了
C.又他家所藏才美不外 D.文画铭字无纤者渔人甚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制镜,能收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制造的透光镜,能透射背面的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___________(用一个词语概括)。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 ②罗纨:罗与纨都是丝织品,这里指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游客。③夕舂:夕阳的代称。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
下列句中加线的“于”与“多堤畔之草”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苛政猛虎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C.达汉阴 D.万钟我何加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指出春景、月景、朝烟、夕岚是西湖最美的景色。
B.当今年春天梅花盛开,尤其是石篑要“我”赶快去欣赏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时,我却迷恋桃花,可见我只喜欢桃花而不喜欢梅花。
C.作者描绘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物及人,先从侧面写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花的游人之盛。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独到的审美情趣,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山水为乐的情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 (4分)
(1)与杏桃相次开放相次:________(2)石篑为余言 数:______
(3)午、未、申三时止:__________(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少弓矢②非良材③朕始悟者辨之未精也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①人持沃灌②主人日食③白玉之环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段中的主人公最终可谓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