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
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
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
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
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 余幼时即嗜学_________________ (2) 走送之___ ____
(3)自谓可将兵十万。____________ (4)会有土寇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分)
(2)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2分)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________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
郁而死的原因是打败仗和___________乙文中的刘羽冲是怎样的人?(2)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月色入户 |
户: |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念: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高昌 ①平,帝 ②宴两仪殿,叹曰:"高昌若不失德,岂至于亡!然朕亦当自戒,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庶几获安也。"徵 ③曰:"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者饮,桓公请叔牙日:'盍 ④起为寡人寿?'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帝曰:"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节选自《二十四史•魏徵传》)
【解释】①高昌:地名。②帝:唐太宗。③徵:魏徵。④盍(hé):何不。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虽欲 ,无可进者 |
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 |
B.门庭 市 |
高昌 不失德 |
C. 闻寡人之耳者,受 赏 |
使宁戚无忘饭牛车 时 |
D.使管仲无忘束缚 鲁时 |
能谤讥 市朝 |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3)写出【甲】文中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表现齐王纳谏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语句。
(4)【甲】文中齐王和【乙】文中唐太宗接受劝谏后,做法有何不同?
与王介甫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及舟船侍从以
② 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③欧公更欲足下 开廓其文
④余 到京作书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短文两篇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 欲遣人求之 |
|
②而李江州忽送一部 予 |
|
③昨日一牛病 死 |
|
④用其言而 |
|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
【乙】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 而入胡。(《塞翁失马》)
(2) 斯人,吾谁与 ?(《岳阳楼记》)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安陵,安陵君其 寡人!(《唐雎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