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况钟①乘传②至府③。初视事④,群吏环立,请判牒⑤。钟不省,左右顾问⑥,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⑦易欺。越三日,召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⑧久,罪当死!”立捶⑨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注释】①况钟:字伯律,江西靖安人,从1430年起任苏州知府。②乘传: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③府:指苏州府。④视事:办公,就职治事。⑤牒:文书。⑥顾问:咨询。⑦暗:愚昧,糊涂。⑧舞文:舞弄文字。⑨捶:用木棍打。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B.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C.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D.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佯(   )   诘(   )
用现代汉语说说“惟吏所欲行止”的意思。
刚到苏州府上任的况钟,为什么要装作糊涂无能的样子应付“猾吏”?
读了这篇短文,你对况钟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③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注】:①雠chóu:出售、成交。②蚩:傻,无知。③翦翦:小气。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善药(聚积,搜集) B.速已(希望)
C.未尝取直(前往) D.清逐利以妻子耳(快活)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市人其异臣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B.不持钱者小大之狱,不能察
C.远取利皆类此如土石何
D.怫然怒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②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
宋清经商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注释:①奚:疑问代词,何。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思。
或异二者之为:斯人:
必先民贫则乡轻家:
翻译下列句子。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B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翻译:
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根据提示填空:
【甲】文中表明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乙】文从两方面论述“治国之道,先安于民”。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立有时时而 B.桓侯使人问之公问其
C.司命之所神情与苏黄不 D.不治将慕圣贤之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翻译:
(2)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翻译:
桓侯贻误治疗时机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3分)
答: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佁然不动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③以其境过④潭中鱼百许头
翻译下列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答:

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卫使:人名。④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⑤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刘 文 恭 公 铉 主 试

A.刘文恭/公铉主试 B.刘文恭公铉主/试
C.刘文恭公铉/主试 D.刘文/恭公铉主试

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1)讶()(2)及()(3)语()
说说“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刘铉这两个人物,并结合现实谈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