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二步转化为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
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铁作催化剂 |
C.步骤(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 |
D.反应(2)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或CCl4中均可以发生反应:(t-BuNO)22(t-BuNO)。在20℃时,向1 L正庚烷中加入(t-BuNO)2 0.50 mol,10 min时反应达平衡,此时(t-BuNO)2的平衡转化率为65%(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始终为1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10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ν(t-BuNO)=0.0325mol·L-1·min-1 |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此时再向溶液中加入0.50 mol (t-BuNO)2,重新达平衡时(t-BuNO)2的百分含量减小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反应在CCl4中进行,其平衡常数为1.9,则(t-BuNO)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65% |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t-BuN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65%,则其能量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
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均为9的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
B.向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至pH=7,所得溶液中:c(Na+)>c(ClO-)>c(Cl-)>c(OH-) |
C.0.1 mol·L-1 KHC2O4溶液中:c(OH-)=c(H+) +c(H2C2O4)-2c(C2O42-) |
D.等物质的量浓度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O32-)+c(OH-)< c(H+)+c(HCO3-)+3c(H2CO3)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1 mL 1% NaOH溶液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葡萄糖溶液,加热 |
未出现红色沉淀 |
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
B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滴加盐酸时无明显现象,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
X中一定含有SO42- |
C |
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I溶液 |
产生黄色沉淀 |
Ksp(AgI)>Ksp(AgCl) |
D |
向加入了几滴酚酞试液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红色逐渐褪去 |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Z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W原子的少2个。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X、Y的单质均可以导电 |
B.原子半径:Z>W |
C.X、Z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
D.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易溶于水 |
2013年4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抗H7N9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帕拉米韦的分子式为C15H28N4O4 |
B.1 mol帕拉米韦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 |
C.帕拉米韦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和氧化反应 |
D.帕拉米韦为水溶性药物,其分子中有6个手性碳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