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反应6NO2+8NH3
7N2+12H2O可处理NO2。当转移3.6mol电子时,生成的N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2)已知:反应1:2SO2(g)+O2(g)
2SO3(g) ΔH =" —196.6" kJ·mol-1
反应2:NO2(g)+SO2(g)
SO3(g)+NO(g) ΔH = —41.8kJ·mol-1
则反3:2NO(g)+O2(g)
2NO2(g)的 ΔH =" _________" kJ·mol-1
(3) 一定条件下,将2molNO与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3,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O2同时生成2 molNO2
(4)CO可用于合成甲醇,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达平衡后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 物质 |
CO |
H2 |
CH3OH |
| 浓度(mol•L—1) |
0.9 |
1.0 |
0.6 |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并计算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不经计算,预测新平衡中c(H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④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0.6molCO和0.4molCH3OH,此时v正___v逆(填“>”、“<”或“=”)。
空气质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通过监测6项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来计算空气质量指数(AQI),SO2、NO2和CO是其中3项中的污染物。
(1)一定温度下,向固定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NO2各1 mol,发生反应SO2(g)+NO2(g)
SO3(g)+NO(g),测得上述反应5 min末到达平衡,此时容器中NO与NO2的体积比为3︰1,则这段时间内SO2的反应速率υ(SO2)= ,此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2)甲醇日趋成为重要的有机燃料,通常利用CO和H2合成甲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今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和20 mol H2用于合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 。A、B两点对应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 PB(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③若将达到平衡状态A时生成的甲醇用于构成甲醇一氧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浓溶液,则该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理论上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最多为 mol。
常温下,有浓度均为1 mol·L-1的下列4种溶液:
①H2SO4溶液②NaHCO3溶液 ③NH4Cl溶液④NaOH溶液
(1)这4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填序号),其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最小的是 (填序号)。
(2)③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该温度下②中NaHC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mol·L-1。(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1=4×10-7,K2=5.6×10-11)
(3)该温度下向③中通入少量氨气,此时
的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③和④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 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工业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甲乙两个体积均为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甲:1molN2、3molH2和乙:1molN2、3molH2、1molHe,(其它条件相同),反应速率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在甲容器中该反应放出的热量(或吸收的热量) 92.4kJ(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下列图像分别代表焓变(△H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N2体积分数φ(N2)和气体密度(ρ)与反应时间关系,其中正确且能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1)室温下,以惰性电极电解100 mL 0.1mol/LNaCl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阴阳两极均得到112 mL气体(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2)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三种溶液:a (NH4)2SO4、b (NH4)2CO3、c (NH4)2Fe(SO4)2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a、b、c表示)
(3)已知反应2HI(g) = H2(g) + I2(g)的ΔH= +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某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待测液NaOH,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 ;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会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值 (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