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再下第》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注:孟郊(公元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一生穷愁潦倒,不苟同流俗,被人称之为“寒酸孟夫子”。
①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②科举制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探究问题,感悟历史。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没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俩个字是‘吃人’ ” 引用摘自谁写的什么作品?( 2分 )你能说出其它一些文学作品吗?(至少写两个,2分) 作者当时在参与什么运动?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1)a.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
b.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3)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
(4)两则材料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在图文中捕捉历史:

请问:(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指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图(1)、图(2)的地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2)与“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的重要人物是“南陈北李”。请问“南陈北李”指的是谁?他们与“开天辟地”的大事有什么关系?
(3)“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意义)?说出“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五四运动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